設計理念
作品使用約35噸鋼材做為骨架,並包覆約15噸的塑膠廢棄物,包括塑膠椅、桶子、玩具、籃子等。材料來源多為民間回收,透過「你丟我撿」的參與式行動,讓民眾共同參與藝術創作與環保推動,呈現海洋垃圾問題的迫切性與回收再生的可能型。
作品安置於愛河水面,座頭鯨宛如即將躍出水面得姿態,與河岸建築;燈光、行人行程豐富的場域互動。夜間搭配燈光演出,倒映水面,成為高雄燈節與城市夜景的視覺重點。
「愛河.愛之鯨」不僅是視覺吸引的裝置藝術,更是一件融合環保、行動參與與公共教育意義的作品。它以回收材料創作,呼籲人們關注海洋垃圾問題,並以壯觀外型與水岸互動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,是高雄近年公共藝術中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。